铜陵推动体育设施更新完善。有序推进《2020-2030年铜陵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通过推进“公园+”“旧城+”“新区+”“乡村+”“校园+”等举措,让“三个15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更加完善。通过实施“快乐健身”行动,实现全市所有417个城区住宅小区和363个农村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新建大型生态体育公园2个和“口袋体育公园”18个,配建“百姓健身房”13个,新建健身步道超过100公里。
    大力推动群众体育发展。围绕“城乡有统筹、健身有地方、运动有技能、活动有氛围”目标,不断彰显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品牌效应。构建以省级示范赛事为龙头,市级品牌赛事为支撑,县区基层赛事为基点的多层次体育赛事活动体系,精心打造全民健身“一市多品”“一县一区一品”特色品牌,办好半程马拉松、长三角龙舟邀请赛等品牌赛事,有力凸显铜陵人文底蕴和独特山水魅力。持续开展迎新春长跑、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特色赛事,让体育健身成为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标配”。扎实推进社会体育组织向基层延伸,成立市级、县区级体育社会组织127个,形成上下联接、左右贯通、遍布城乡的体育社团组织网络。
    推动竞技体育迈上新台阶。扎实推进体教深度融合,启动“雏鹰展翅计划”,结合该市重点优势项目和省重点发展项目,挖掘“大个子”“大心肺”“大力量”。扎实推进体育项目“市队校办”“市队俱乐部办”“市队协会办”,扎实做好青少年体育项目布局和项目设置工作。实施“赛事锤炼计划”,常态化开展中小学生田径、球类等体育赛事和“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创新开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大比武”活动,发现选拔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开展“人才引育计划”,出台具体举措,以公开招聘教练员为主渠道,引进6名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练员。铜陵籍运动员在亚洲和世界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40多枚,涌现出彭萍、卢海燕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其中国际级健将7名、国家级健将2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