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淮南凤台县举行2025年淮王鱼保护区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此次活动由凤台县农业农村局主办、凤台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承办,旨在进一步改善淮河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种群数量,造福子孙后代。 活动现场,一盆盆活蹦乱跳的鱼苗被依次倒入淮河中。此次放流的鱼苗品种丰富,包括长吻鮠(淮王鱼)、江黄颡、白鲢、鳙鱼、草鱼等65万尾。其中,长吻鮠(淮王鱼)作为保护区重点保护的珍稀鱼种,此次放流了4万尾。这些鱼苗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检验的优质种苗,以确保其在淮河中能够健康生长。
据悉,人工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苗,可以补充和增加渔业资源种群数量,优化水域群落结构,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凤台县高度重视淮河渔业资源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近6年累计投放各类鱼苗1200万尾,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淮河凤台段的水质明显改善,渔业资源逐渐丰富,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凤台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逐步引导市民群众共同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淮河生态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