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安徽时代信息网!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时代信息》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旅游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长寿  → 健康长寿
遗传性听力损失精准治疗现曙光
浏览次数:22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0日  【字号
      8月17日,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获悉,由该院教授舒易来团队领衔、联合韩国首尔大学医院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为遗传性听力损失提供了潜在的精准治疗策略。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耳聋是最常见的感官障碍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患有致残性听力障碍的人数约4.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目前已知的耳聋基因超过200个,但暂无临床治疗药物。
      近年来,一项基于大规模轻中度神经性听力损失(SNHL)儿童队列的研究表明,MPZL2基因突变是导致遗传性轻中度SNHL的常见基因。MPZL2基因中某些特定位点的突变在东亚人群中具有始祖效应,推测其可能为该地区特有的遗传风险因素。
      联合团队基于临床队列研究,对1437例无亲缘关系的遗传性耳聋家系进行了系统性病因学分析。团队筛选出234例表现为对称性、轻中度非综合征型SNHL的未成年患者,明确了155例患者的致病基因。其中24例与MPZL2基因突变有关,占比15.5%,且23例患者携带至少一个c.220C>T等位基因突变,占比高达95.8%。这说明该突变可能为东亚地区的始祖突变。
      针对该突变位点,团队构建了人源化小鼠模型,该小鼠模型重现了人类MPZL2基因突变导致的耳聋患者的听力学表型。
      联合团队还开发了一种原间隔序列邻近基序(PAM)灵活性更高的腺嘌呤碱基编辑器治疗体系,成功纠正了MPZL2基因的异常表达,使上述小鼠模型的听力显著恢复并维持至少20周,且未观察到明显的脱靶效应。该研究不仅为遗传性听力损失提供了潜在治疗策略,还进一步拓宽了单碱基编辑技术在遗传性疾病中的应用范围。(王春)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体育频道 | 本站公告 | 本网简介 | 安徽名人 | 常用电话 | 综合信息 | 友情链接 | 权威论谈 | 走进名人 | 重点企业 | 领导访谈 | 灵璧奇石
CopyRight 2002-2025 版权所有:安徽时代信息网 皖ICP备17024205号-1
联系电话:13516438342 E-mail:ahsdxx888@163.com   邮编:237000
本站声明:未经本站同意,任何人不得下载、转载或使用本站文件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