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国内首张芯片级后量子密码卡正式问世。该密码卡由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团队联合研发,标志着国内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实现新突破。
后量子密码技术指的是一种应对量子计算机破解的新型加密算法。目前,关于后量子密码技术的研究逐渐成为国际密码学界的焦点。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密码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旦传统密码体系被量子计算机破解,保密通信、指挥控制、金融交易、能源调度等系统将面临信息泄露的风险。“后量子密码技术能够实现在现有密码体系上迭代升级,并有效抵御量子计算机攻击。”问天量子公司安全系统专家钱泳君博士强调,该技术可为信息系统在量子计算时代提供多层次安全加固。
问天量子作为国内量子密码领军企业,与在后量子密码芯片领域积淀深厚的华中科技大学刘冬生教授团队强强联合,双方创新性地采用后量子密码SoC芯片与量子随机数芯片技术架构,从电子设计、密码实现到物理安全等多层面进行系统性设计。该密码卡不仅支持多种国际前沿的后量子密码算法,同时兼容传统国密算法,可高效实现数字签名及验证、密钥生成等关键安全功能,为各领域信息系统提供抵御量子攻击的“屏障”。
据了解,多场景测试数据表明,该芯片级后量子密码卡可在党政、金融、通信、能源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实现广泛适配和应用。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在量子安全技术工程化应用上实现突破性发展,更为未来的后量子密码迁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