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安徽时代信息网!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时代信息》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旅游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传真  → 时事传真
2027年,安徽80%以上县通高铁
浏览次数:578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2日  【字号
记者从安徽省人民政府网获悉,为加快“轨道上的安徽”建设,全面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安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持续提升铁路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奋力开创全省铁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意见》指出,到2027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6600公里以上,通达各市和90%以上县,其中高速铁路3600公里以上,通达各市和80%以上县,合肥市与省内其他市实现高铁直达。基本形成省内城市之间1小时,至长三角其他地区城市2小时,至中部其他地区城市3小时,至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及部分西部地区城市4小时通达的高铁出行圈。普速铁路运能利用率提高至75%左右,铁路货运量增长至1亿吨左右。 

 支持重点港口引入铁路专用线
 《意见》指出,要完善路网规划体系,全面对接国家路网规划,统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专用线,完善全省路网规划体系;节约集约利用过江通道资源,鼓励铁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合并过江,充分预留中远期铁路线位。 
 此外,要明确路网建设重点,全面贯通安徽境内京港、沿江等国家干线铁路通道,完善长三角地区及省内城际铁路网,有序建设区域高铁连接线和市域(郊)铁路,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客运体系,加快提升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衔接水平和多元化服务功能,实现枢纽“零换乘”目标。提升铁路网货运能力,加快推进联网补网强链工程和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相关市与铁路部门合作建设铁路物流基地,完善铁路集疏运体系,推动货运站场向综合物流枢纽转型升级。支持重点港口、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引入铁路专用线。 

每年40亿元投入铁路建设等领域
《意见》指出,要适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自2025年起连续6年,省级财政每年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统筹安排40亿元,用于铁路建设、运营补亏投入以及融资贴息。各市要根据铁路项目建设和运营需要,适度加大本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省、市政府铁路出资人代表通过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国债资金及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方式筹措铁路建设项目资本金。健全分类分层投资体制,自2025年起,对新开工的路省合资干线铁路,省方自主投资建设具有路网功能的区域高铁连接线、城际铁路、普速铁路,省、市按照4:6比例承担铁路建设项目资本金省方出资。 
 《意见》指出,要加强与铁路部门合作,通过挖潜既有路网能力、实施一批补短板项目等方式,构建若干条具备自主运营条件的客货运输通道,逐步形成自主运营铁路网络;推动建立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机制。 
 此外,加大涉铁资产整合力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投融资、建设管理、运营管理、综合物流、综合开发等功能。建立省级统筹、省市共担的铁路运营补亏机制,设立铁路运营补亏资金池,自2025年起,按项目确定铁路运营亏损金额,由省市按股比逐年缴入资金池。

 打造铁路数智化信息管理平台 
 《意见》指出,要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打造铁路数智化信息管理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涵盖项目前期、工程建设、运营组织、资产管理、综合物流等功能的一体化铁路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提升铁路建设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快培育专业技术人才,支持省政府铁路出资人代表与铁路部门、设计咨询机构、专业院校合作,储备前期规划、方案设计、工程建设、质量监管、运营生产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快培育引进勘察设计、咨询服务、运营管理等专业人才。 
 此外,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新设备研制开发,培育壮大轨道交通等相关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市域(郊)铁路、铁路专用线应用氢能机车。加强高速磁浮铁路系统等前沿技术研究储备,适时建设示范工程。(记者 章沁园)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体育频道 | 本站公告 | 本网简介 | 安徽名人 | 常用电话 | 综合信息 | 友情链接 | 权威论谈 | 走进名人 | 重点企业 | 领导访谈 | 灵璧奇石
CopyRight 2002-2025 版权所有:安徽时代信息网 皖ICP备17024205号-1
联系电话:13516438342 E-mail:ahsdxx888@163.com   邮编:237000
本站声明:未经本站同意,任何人不得下载、转载或使用本站文件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