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安徽时代信息网!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时代信息》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旅游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传真  → 时事传真
安徽泗县:金融活水润泽乡村
浏览次数:6433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7日  【字号
烈日下,一群工人正在热火朝天的平整土地,搭建大棚。炎炎天气也没有阻挡工人们火热的干劲。
“我一直都想着扩大我的西红柿种植的规模,现在有了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我对下一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7月3日,记者走进泗县长沟镇汴河村,在村头,村民许小掏正在和建棚工人一起抬钢架、架线缆,忙的不亦乐乎。 
 在泗县,提起长沟镇汴河村,那是当之无愧的产业“网红村”,该村因种植普罗旺斯大棚西红柿打出了美名。皮薄、肉厚、沙瓤、口感好的普罗旺斯西红柿,一直是长三角消费者餐桌上的“宠儿”。如今,以西红柿为“明星产品”的汴河蔬菜产业园,种植面积已超过6000余亩,一个小村庄每年的产值可达到1.5亿元。“我们村的产业已经形成了规模,村民发展大棚西红柿种植的积极性都比较高,但是很多都面临手里缺钱,发展不前的窘境。”该村党总支书记姚玉发坦言。 
许小掏今年就遇到了资金发展“卡脖子”的问题,他告诉记者自己种了四年的大棚西红柿,随着经验的慢慢积累,自己萌生了扩建大棚的想法,但是面临奖金二十万元的资金缺口,一家人一筹莫展。经过村民的介绍,泗县邮政储蓄银行的信贷员主动上门,在给许小掏作了信用等级评定之后,许小掏可以有四十万元的用款额度。就在一个多星期前,许小掏申请的二十万元贷款到账了,金融“及时雨”浇开了一家人因为资金制约发展的愁容。 
 在汴河村,不仅是许小掏,就连发展了多年种植的老菜农也同样面临资金缺口,同村的许广前是种了多年西红柿的“老把式”,7个现代化种植大棚加上在外地开设的固定摊位,让许广前的流动资金有点转不过来。因为产业发展规模大、发展前景良好且信用等级高,老许今年一口气贷了70万。有了流动资金的畅通循环,许广前家一年的盈利额可以达到300万元。面对记者,许广前乐呵呵地说:“以前种几个棚,首先要先盘算一下自己手里有多少钱,现在有了金融贷款的支持,现在我们菜农是底气足、干劲大!” 
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村民产业资金发展难题,村委会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联合组成“五人小组”,对每个农户实行信用等级进行综合评定,根据产业发展规模、家庭收入支出情况等评定出具体的信用等级,信用等级和贷款额度挂钩。平均每年,仅以泗县邮政储蓄银行为例,就能给汴河村村民发放贷款超过一千万元,有效地带动了村里的产业发展。汴河村也因此被评定为全县的信用村。 姚玉发介绍,“通俗地说,信用等级高就能获得较大的贷款额度,家庭和邻里关系是否和睦,平时遵纪守法情况都是信用等级里要考量的因素,因此大家不仅产业发展劲头足,文明程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块小小的信用村牌匾,让村民不断享受着金融活水的“汩汩清泉”,带有信用等级的贷款,一头连着产业发展、一头连着乡风文明,有了资金的支持,我们村一定能迈上发展的快车道。”姚玉发谈及未来,脸上充满期待。(文/马远征 单珊 )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体育频道 | 本站公告 | 本网简介 | 安徽名人 | 常用电话 | 综合信息 | 友情链接 | 权威论谈 | 走进名人 | 重点企业 | 领导访谈 | 灵璧奇石
CopyRight 2002-2025 版权所有:安徽时代信息网 皖ICP备17024205号-1
联系电话:0551-65693435 E-mail:ahsdxx888@163.com   邮编:237000
本站声明:未经本站同意,任何人不得下载、转载或使用本站文件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12号